“我發現很多家長很在意成績,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,其實,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,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7-17名?!?/p>
——林清玄(中國臺灣當代作家、散文家)
對于林清玄老先生,很多人并不陌生,但凡對文學有興趣的,或多或少都閱讀過他的作品。而在孩子的教育上,林清玄給出了以上這段話,認為排名7-17的孩子會是世界精英。而我知道這句話則源于我的班主任,只不過她給出的看法與林老先生相似卻不同。
班主任認為,林清玄的排名是根據當時他的個人情況給出,放到現實情況中應用并不恰當。根據她二十多年的從教經驗,排名位于中下游的孩子,將來出有錢人的概率更大,道理很簡單,還要從情商說起。
排名中下游的孩子人緣好
根據班主任的觀察,排名中下游的孩子在班上屬于人緣最好的群體,他們沒有優等生的傲氣,能跟成績差的孩子打成一團,也沒有差生的不可救藥,能夠跟優等生禮尚往來。該成績優勢讓他們在班上如魚得水,不會被排斥,也不會被嫌棄,屬于社交上備受歡迎的群體。
在中國,人情關系是成功的重要助力,想要孩子在事業上有所成就,好的人際關系就少不了。而排名中下游的孩子就天生具備這一優勢,三教九流沒有不能打交道的人,從小積累的經驗造就強大的情商,入社會后也能游刃有余。
家庭對孩子要求寬松
現實中,大多數家長都對孩子的成績要求很高,有時候,孩子的勝負欲是普通級別,奈何家長在后面玩命拱火,導致孩子不得不拼盡全力爭第一名。而排名在班上中下游的學生,就有一個能不為大環境束縛的父母。
班主任告訴我,她教過的學生里曾出過房地產大鱷,但對方在班上并不是成績多么優秀的學生,相反,還有些偏科。之前班主任還找他家長談話,然而對方父母卻思想開明,認為孩子的興趣最重要,只要成績達到中等水平,偏科也在容忍范圍內。
而對于孩子來說,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能給孩子更大的底氣,也更有安全感。等到長大后,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抓住機遇,因為從小在失敗中長大,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強大,更因為有父母作為后盾,讓他們不再畏懼失敗。
最后,你家孩子在班上排名第幾呢?不是名列前茅也沒關系,情商和智商從來不是通過學習成績體現的,家長還是不要太焦慮了。當然,如果成績特別差的話,還是要管教下為好,畢竟本科文憑還是很重要的